“碧根果之都”十年树木_

大多数的安徽人可能不知道,每四颗国产碧根果就有一颗来自全椒。在皖东的这座县城 ,全椒碧根果是何时悄然生长并推动壮大的?产业链条又如何运转?作为县域特色产业,又意味着什么?

“外来树种”

“碧根果之都”十年树木_

在全椒县,新近一季的ic外汇官网登录薄壳山核桃果实 ,经过整理 、筛选、加工后,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美味坚果——碧根果 ,也是年货季里的销售旺品 。

“中国碧根果之都”“安徽省薄壳山核桃标准化示范区”“政府全椒薄壳山核桃产业示范园区”……走进全椒县林业推动中心的会议室 ,一块块金灿灿的奖牌陈列了一墙 ,展示着全椒薄壳山核桃产业的成绩与荣誉 。

不过,薄壳山核桃并非全椒县的旧有特产。

“薄壳山核桃原产于北美 ,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全椒才有了第一棵薄壳山核桃树 。”全椒县林业推动中心主管人陈发军告诉记者,IC外汇平台尽管全椒与薄壳山核桃盛产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相隔万里 ,但两地的土壤、气候 、纬度等条件十分相似 ,是薄壳山核桃适生区 。

2014年 ,全椒县开展大规模种植薄壳山核桃 ,变更农村林业种植架构,聚力打造县域特色产业。

尽管从大规模推动至今,也不过十年多光景,但如今,这些来自北美的树,ECMarkets外汇已经在全椒稳稳扎根 ,且长势喜人 、硕果累累。“全椒碧根果”,已成为全椒的地标产品 。

数据呈现 ,截至目前,全县薄壳山核桃种植面积达9.4万亩,规模继续稳居全国县级规模之首。薄壳山核桃鲜果产量2023年达到1800吨 ,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绿色食品认证公司17家。薄壳山核桃产业总产值近20亿元 。

喜人成绩的背后并非一帆风顺,也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

“我们在薄壳山核桃产业的推动中也走了一些弯路,也在这些教训中汲取了不少经验  。”从2014年就开展在全椒从事林业工作的陈发军,见证了当地薄壳山核桃产业从小到大的历程。

他告诉记者,在推动初期 ,全椒还没有注意到果树品种的关键性,选用的种苗良莠不一 ,产出的果实质量也参差不齐 。

此外 ,对种植技术也没有及时了解 ,引发栽植过密 ,作用了果树生产。后来,该县痛下决心  ,对薄壳山核桃的品种替换换代 、及时淘汰,不断学习先进种植技术 ,薄壳山核桃种植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 ,质量与产量稳步提高 。

“摇钱树”与“致富果”

近日,走进位于全椒县石沛镇石沛村的安徽太禾林业开发有限公司 ,记者看到,工人正驾驶着一种名为“摇果机”的众汇开户农机穿梭在林间 。在摇果机夹住树干后 ,随着机器的摆动 ,成熟的碧根果纷纷从枝头坠落 。因此,不少人还戏称薄壳山核桃是“摇钱树” 。

事实上 ,除了生态效益外,薄壳山核桃树“全身是宝” ,财政效益强。

“果实除了用作碧根果外 ,还可以榨油;外壳可以作为燃料;夹在果仁之间的木质隔膜,可以作为中药材‘分心木’;树干是优良的家具用材……”太禾林业公司主管人郑莉华告诉记者,“更关键的是,薄壳山核桃树一般4年到6年开展挂果 ,8年之后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达60年至80年 。”

陈发军具体算了笔账:一棵进入盛果期的薄壳山核桃树可以结30斤左右的碧根果,一亩地可以种8棵至12棵树。按照每亩地种10棵树测算 ,一亩地就可以产出300斤的碧根果。目前市场上碧根果费用在每斤20元 ,一亩地产值约6000元 ,利润在4000元左右。

作为全县最早种植薄壳山核桃的公司之一 ,太禾林业公司也正是看中了薄壳山核桃产业的财政效益 ,种植规模从2014年的1300亩推动到如今的1.9万亩。

“果树分大小年,一年多产 ,称为大年;下一年少产,称为小年 。今年正好是小年,加上此前高温干旱天气的作用,今年碧根果产量有所减产 ,约有200吨 ,产值约800万元 。”郑莉华说,在一些还未进入盛果期的树木下,公司还进行了小麦等农作物的套种,整体效益相对可观 。

小小碧根果不仅为全国各地的“吃货”们带来美味,还为全椒县带来了“社会得生态、公司得实惠、农民得增收”的多赢效应 。

“以前碧根果的采收主要依赖人工爬树或利用棍子敲打 ,现在用了摇果机 ,不仅效率提高,一天能采摘400棵树,而且效益提高后,薪资也可以提升。”在太禾林业公司流程摇果机的工人李先生说道 。

郑莉华介绍,该公司每年可以带动当地村民就业近200人 ,年用工花费约70万元。

目前,全椒县薄壳山核桃产业累计流转土地6.5万亩 ,年支付农民土地租金3000万元以上 ,直接带动周边农户就近从事营林生产就业4000余人 ,年人均增收1.2万元以上。

“薄壳山核桃产业是真正的绿色富民产业 。”陈发军说。

“耐心产业”

“新鲜是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郑莉华说,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碧根果主要还是来自进口  。但进口碧根果往往需要经过长途运输和长时间的储存,这不可避免地会作用其新鲜程度 。而国产碧根果从采摘到进入市场的时间更短 ,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果实的新鲜度,口感更加鲜美  ,营养成分也更加丰富。

新鲜的碧根果好吃,但市场上少见 ,更多的还是加工炒制后的碧根果 。“因为产量少呗 。”郑莉华给出的说明朴素又现实 。

郑莉华说,果树从种植到结论再到形成规模 ,需要很长时间 。目前全国碧根果的总体产量还相对较小,供不应求,所以碧根果的出处主要还是靠进口。

“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需要久久为功 ,耐心等待,让这个产业壮大。”陈发军坦言 ,目前全椒县9.4万亩的薄壳山核桃,只有1万多亩进入了盛果期 ,需要更多时间去等待越来越多的果树进入盛果期,产生更大更平稳的效益 ,“很多坚果加工公司都想来我们这谈协作,但目前的产量还远远不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所以只能等 ,产量上来了,产业链自然就延伸出去了 。”

以全椒县薄壳山核桃产业为代表,近年来安徽木本油料产业进入快速推动期,逐渐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全省初步形成了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油茶产业集群 ,以及皖北、皖东和皖中薄壳山核桃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全省木本油料林面积超过420万亩,主要加工公司90多家 ,年产值超100亿元。

陈发军预计  ,按照目前全椒县的推动动向 ,不满5年 ,该县的碧根果产量就可以突破3000吨。当地正不断提升种植面积,并积极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对加工公司进行技术改造和产能提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一个让国人实现国产碧根果自由的梦想,目前全椒不断扎根 。而这个产业所创造的价值,也终将惠及链条上所有的参与者。

外汇平台icmarkets

    Copyright © 2024 Powered by “碧根果之都”十年树木_, ICMarkets掌上资讯sitemap 0.1013s , 4839.0703125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