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党旗映红“振兴”路_
全资讯记者张开兴 喻 松 通讯员张维晔 沈书琴
办好农村的事情 ,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在党。近年来 ,我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icmarkets外汇平台入金扎实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 ,涌现出一批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 、“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和“五个好”村党机构标兵。其中 ,天长市获评2021—2024年度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
地处皖苏交界的天长市,财政推动长期位居全市前列。推动财政的并且 ,天长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围绕滁州市基层党建“双增双创”工程,突出强根本 、促推动 、优治理 ,以机构振兴促乡村整体振兴 ,奋力书写基层党建赋能乡村整体振兴的生动实践。天长连续5年在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获评优秀 ,连续8年位居全省民营财政考核一类县(市),2次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
强“堡垒”
挺起乡村振兴“主心骨”
“这次论坛赛我们准备了很久,‘两委’班子一起出谋划策、团结协作,既全方位展示了我们村一年来的工作,又借此机会静下心来理清了来年思路。ic外汇平台官网登录”经过激烈角逐,获得村书记论坛赛第一名及“年度之星”称号的永丰镇三元村书记梁巧香激动地说。
根本不牢 ,地动山摇 。乡村要振兴 ,关键是把基层党机构建好 、建强。
为培优建强乡村振兴“主心骨” ,天长市通过分级举办“新时代领头雁——村书记论坛”,定制村干部“双挂双学双提高”培养计划 ,150个村(社区)党机构书记登台打擂,20名优秀村书记代表赴长三角强村挂职锻炼 ,大专以上学历村干部超90% 。IC外汇代理并且,开展村党机构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举措,清晰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 、带富水平强、协调水平强、服务水平强 、担当精神强“双好四强”选人标准 ,确保每村储备1至2名书记后备力量。
量化“共性+个性”党支部分类运维评分标准,天长市围绕农村党支部核心工作,采取支部自评、镇级考核、县级验收“三步走” ,按分值确定为先进支部 、中间支部和后进支部 ,创评结论直接作用村干部待遇报酬和对村工作拥护。2024年以来 ,对34个农村先进党支部村干部,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 ,累计增发年度绩效报酬47.8万元 ,龙岗社区支部建设特色做法获评全国典型案例 。
与此并且,针对不同类别党支部,天长市根据滁州市党支部分类运维要求 ,持续抓两头带中间 ,实行党机构分类运维,对先进支部,给予首要评先评优 ,开展品牌创建,发挥标杆示范作用;对中间支部 ,开展党群服务阵地 、党内机构生活“双提高”举措 ,出台基层党机构阵地建设经费补助办法 ,绘制机构生活流程图,定期开展互学互查 ,促进形成诚信石街、红色龙岗等系列农村基层党建品牌 ,实现“一村一品牌”;对后进支部,按照“一村一策”要求 ,采取1名市领导联系 、1名镇街领导包保、1名第一书记驻点、1个市直机构结对、1个公司共建“五个一”工作法进行集中整顿 ,近三年共集中整顿18个软弱涣散村党机构,整体提高基层党机构政治作用和机构作用。
激“动能”
构建强村富民“大动脉”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EX外汇平台关键在干。
万寿镇汊河村 ,三面环水,主要产业为农作物种植,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
“鱼米之乡”如何“振兴在望”?“外省有些地方通过村企共建,打造‘共富工坊’,形成区域品牌 ,实现强村富民的经验,符合我们村推动实际 ,完全可以借鉴。”参加完滁州市机构的村党机构书记长三角示范培训后,汊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董长青脑海中,有了这样的思考。
锚定方向,定了就干。
赴外地“取经归来” ,董长青随即与村“两委”、党员群众代表取得共识。同一时间,天长市委机构部主动牵头抓总 ,调动农业农村 、发改、工信 、市场、文旅等部门协同发力,摸清各村资源、市场和文化“家底”,结合参建机构优势特点、结对意愿 ,精选171个党建强、推动强的“双强”型规上公司、75家机关企事业机构、11家金融机构与151个村结成对子。
有了推动“合伙人”,“董长青们”的事业更有了“奔头” 。
汊河村党机构注册成立天长市诗画汊河文化旅游推动有限公司,与辖区安徽华林磁电技术有限公司联营,建成“万寿有礼”初心红坊 ,采取小规模流转、耕休结合的模式,将80亩相对独立的田块改造至原生态种植标准,设立红坊首批种植基地,打造万寿大米 、万寿桃等“万寿有礼”系列农产品,统一对外销售 ,带动附近村民就业30余人,每年助力村集体财政增收超50万元 。
步步为营,方能促进“合伙”转向“共赢”。
天长市着力发挥结对效应 ,开展村集体财政机构实体化经营,鼓励村党机构领办专业协作社或创办公司,县级统一设立“532”收入分配奖励机制,激励基层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截至目前,天长市通过单村自办、村村联办方法 ,成立“兴村公司”81家,开展特色农产品经营 、农业社会化服务、小型工程项目承接、文旅开发等创收项目88个 ,年助村增收2000余万元,2024年度全市村均集体财政收入达89万元 ,村均薪资 、村均收入 、50万元强村比例 、百万元强村比例“四项主要指标”均为滁州第一。
“以前我们是‘想干事、不会干’ ,现在对口部门主动上门服务 ,村里有了底气,村办公司越干越红火,赚的钱用来给村民建路灯、买医保,党机构在群众中的威信越来越高。”天长市永丰镇民生社区党总支书记 、居委会主任梅良琪感慨道 。
重“民生”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500分可兑换香皂、800分可兑换脸盆、1500分可兑换拖鞋……走进天长市石梁镇石街社区无人超市 ,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种日常生活用品,村民们凭借平时积累的“信用积分”